发布时间:2019-08-26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批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评审会上,辽宁省葫芦岛宏跃集团八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对优势顺利通过评审,成为了第四批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之一。
从企时的一蹶不振、人心涣散,到改制为民企后的厚积薄发、生机盎然,再到现在成为我有色金属行业内的一个,并成功晋升为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八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顺利完成“蝶变”的?
面对记者的疑惑,宏跃集团董事长于洪颇有感触地说:“这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绿色发展理念、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绿色矿山和和谐矿区的结果。”
把采选活动对环境影响降到低
八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原营八家子铅锌矿,拥有红旗矿、叁沟矿两个矿区。
多年来,因矿山能力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加上体制和经营上的弊端,以及2000年前后有色金属市场行情不好等原因,该矿连续6年亏损,亏损额高达9000多万元,负债率264%,已严重资不抵债。
2000年年初,该矿根据家政策破产关闭后,改制成八家矿业股份公司,但由于采用均股,企业“大锅饭”的机制没有改变,还是没能调动起职工的积性,运行6个多月后,依旧难以摆脱困境,整个矿山停产罢工,给社会稳定造成了大的影响。后在调解下,企业决定将矿山资产向社会拍卖。于洪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正式接手该矿并将矿山重新改制成宏跃集团的。
矿山企业要发展,资源储量是关键。宏跃集团成立伊始,就把“加强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储量”作为了八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命线。集团导带体地质人员加强科技攻关和成矿理论研究,成功探索出了八家子铅锌矿矿床的成因,也就是层控中温热液矿床成矿理论的找矿思路。
在十余年里,他们按照这一找矿思路,大胆采用新的找矿方法,累计投入6000万元,在矿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先后应用瞬变电磁法、高精度磁法测量、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法、航空磁法等物探方法找矿,取得了的成功,共增加地质储量2078.14万吨,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
“找到矿只是万里长征的步,关键是如何把找到的矿开发好、利用好,以及如何尽量把采选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低。”对资源和环境工作都重视的于洪表示,“面对新找到的矿产资源,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净,大程度地控制采选活动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
他们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因矿制宜,大胆进行采矿工艺改革,积采用和推广开采工艺。对于红旗矿区,他们主要采用浅孔留矿法、面法采矿,嗣后毛石充填,电耙出矿;对于留有间柱的采场,充填时局部胶结,以利于回收矿柱;对于叁沟矿区,则采用阶段矿房法、分条上向分层充填法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铲运机出矿。
值得一提的是,红旗矿区在原有留矿法的基础上,进行嗣后充填、回收矿柱,以及叁沟矿区改原有阶段矿房法为充填法后,采场回采率达到了90%,贫化率控制到了10%以下,矿山采矿回收率由初的80%提高到了现在的86.3%。
为了把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到低,他们还针对矿山开采年限较长、企时对采空区治理投入有限等状况,利用掘进巷道产生的废石充填采空区,把采矿中产生的毛石提升到地表、垫道铺路、粉碎成石子为建筑工地及棚户区改造等提供建筑材料。
“把掘进巷道产生的废石直接用于充填采空区,不仅解决了废石提升到地表成本过高的问题,减少了露天堆放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还显著保护了地质环境,真是一举多得!”八家矿业公司总经理汪松延说。
在选矿环节上,该公司更是匠心、精益求精,对工艺流程不断优化完善,力争把所有资源吃干榨净。他们引进技术、能效高的圆锥破碎机,使终破碎产品粒度平均5毫米~8毫米。为坚持“多破少磨”的工艺原则,他们提高磨机的磨矿效率,为提高其台时处理量创造了条件,使磨矿日处理量由原来的600吨增加至现在的2000吨。同时,该公司还对选矿工艺进行改造,在先铅后锌流程后新增尾矿的再选流程,回收尾矿中的硫、银、铁、锰,可减少约30%的尾矿。
该公司还根据矿石特性和多金属矿石分选需要,将磨矿由原来的主再磨闭路磨矿改为一段磨矿、中矿再磨的磨矿工艺,将浮选流程优化为两次混选、两次分离的流程,既能解决一段铜铅混选时粒度过细造成铜铅分离困难的问题,又可避免二段锌硫混选因粒度过粗造成尾矿流失的问题。他们将原6A浮选机进行改造,面提高了各金属综合回收率。目前,该公司入选原矿品位为铜0.16%、铅1.48%、锌1.73%、硫8.03%、银157克/吨;各金属回收率为铜88.97%,铅90.76%、锌93.42%、硫72.69%、银77.55%、金95%,选矿技术处于内先水平。
对以往遗弃的尾矿,该公司也没有放过。他们制订了一系列尾矿砂综合回收利用试验研究方案,开展了对从尾矿砂中综合回收有价多金属矿资源综合回收工艺的研究,并采用实用的工艺和设备,大限度地回收其中的多金属资源,同时探索非金属资源利用和尾矿减量化的可行性。
把绿色播种到矿区的每一个角落
鲜花盛开,绿茵铺地。来到八家矿业公司,就好像走进了花园,处处都能捕捉到“绿色符号”。即便是矿区外围的废石山,也被平整成为了耕地,或种植上树木美化环境,或种植上庄稼、蔬菜等为食堂提供粮食及蔬菜。
这正是该公司认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安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生产须服从环保”理念,努力打造安环保绿色矿山的结果。
近几年来,该公司坚持环境保护从源头抓起,认真把好每一个关口。在评审公司的改扩建方案时,为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他们多次请评议、修改,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符合家要求;同时,不断改进、完善有关环保制度,每年年初召开安环保工作会议,把环保工作作为重要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并制定了定期环保大检查制度,使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为了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该公司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编制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自2008年开始,他们计划投资1370.94万元用于废石场和采空区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当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平高于矿产资源规划的本区域平均水平,多年来没有重大地质灾害发生。
同时,他们采取分区分时防治的办法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先后开展尾矿库防治区水土保持、废石场防治区水土保持、土料堆放场防治区水土保持等工作,使责任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了很好的防治,植被覆盖、生态美化均取得了成果。
他们结合公司矿区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以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复垦土地用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并尽量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努力实现“边建设、边复垦、边受益”。他们投入资金400万元,进行防洪系统建设、覆土绿化美化和边坡加固稳定工作,先后修筑排水沟2800余米、浆砌石排水沟600余米、浆砌石护坡2000平方米、蓄水池4座、回水泵站1座,修整边坡3万多平方米,覆土1.5万立方米,恢复土地180亩。
该公司还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先后投资80万元,在对矿区进行绿化的同时,在采场工业场周围、尾矿库、选矿厂周围,以及废石场、毛石山等地种植各类树木近80万株,修缮道路50千米,使矿山绿化率过96%,形成了整洁、整齐、、美观、大方的花园式矿企厂容厂貌,并曾因此荣获“葫芦岛市工矿企业绿化单位”荣誉称号。
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该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安绿色矿山,处处绿意荡漾。生产区排水系统完善,安措施到位,绿色植被丰富;生活区则环境优美,堪比花园。
把实事办到社区老百姓的心坎里
走进该公司矿区,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在紧张建设的几幢十几层高楼。这是该公司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后,矿区3000多户居民将告别低矮潮湿的小工棚。
实际上,该公司自成立伊始,就把职工和周边居民的冷暖挂在心上。八家子矿家属区居民较多,改制前因经费困难、缺乏管理,卫生脏乱,到处垃圾成堆,尤其是供水、供暖生活设施,因年久失修、管道锈蚀严重,职工喝的是浑水,过冬得挨冻。
该公司成立后,先投资400多万元对矿区的供水、供暖和道路进行了面的改造,铺设了新的水暖管道,使职工用上了安放心的自来水,冬天供暖问题也得到了,还减免了部分水暖费。同时,该公司还安排40名下岗职工组成清扫队,配备一辆环卫车,义务为居民区打扫卫生。
对此,有些老职工还闹情绪,找到于洪说:“老板,咱自己饭都不够吃,你咋还安排这么些人呢?这不是在抢我们的饭碗吗?”于洪笑着回答说:“困难只是暂时的,下岗职工有困难,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再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加大地质找矿,强化生产经营,企业会逐渐好起来的。”
当该公司渡过难关、开始实现跨越式发展时,他们更是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己任,积为当地群众和社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
十多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捐资助学,总计1050万元,为一方困难学子献上了一片爱心。同时,他们制定了患大病特困员工及家属救助制度、离退休老员工探望制度,并设立了困难员工救助专项基金,连续多年对离休老干部、特困员工及八家子经济开发区周围乡村贫困户进行慰问走访,花费资金200多万元。
此外,公司还专门制定了员工病故经济补偿和管理层人员大病救治两项制度。按照规定,员工病故后,公司一次性给予20万元抚恤补偿,其遗属继续享受员工生前工资待遇。公司管理层人员患大病者将享受到北京家级医院定点治疗,所有医疗费用一律由集团承担。
在社会救助方面,该公司也慷慨解囊。汶川、玉树两地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曾在时间捐款200万元。
此外,他们还对八家子开发区前石门村、青石岭村、沙河哨村和高屯4个村的村路进行建设改造,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为草沟村、炉沟村、冰沟村、八家子村村民部安装上自来水装置,解决了村民安用水难的问题;十多年来,无偿为矿区提供环卫清运服务,无偿为矿区体居民供水,共计补贴资金近600万元;每逢春节,都要为八家子矿区周边村近150户困难村民家庭送去大米、白面、豆油及慰问金等,把党和、公司的温暖送到村民心里。
多年来,该公司用于送温暖工程的资金就达300多万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2年,公司因此荣获了“届辽宁慈善奖具爱心捐赠企业”称号、“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集体”称号。
为了营造和谐美丽社区,该公司还结合八家子老矿棚户区改造纳入家政策性改造工程的契机,在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工程中,按每平方米550元给予贴补,总计出资1.3亿元,为八家子居民提供住宅楼3000套;同时拨出大量资金,对老矿区30年前铺设的道路、水电暖管网、环境绿化进行面。为提高矿区的居住条件,该公司又配置了太阳能热水器、集中供暖锅炉等工程配套设施,以及社区健身器材、活动场地、娱乐室等业余文化配套设施。
“公司计划明年投资5000万元,进行两项工程建设。一是对八家子地区10千米长的供水管网进行二次改造工程,并建一座净水站,解决困扰老百姓的饮水问题,使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二是在八家子矿区投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九年日制学校,解决矿区子女上学难问题,力争把八家子矿区打造成一个‘有山有水有公园,有车有路有学校’的现代化矿区,造福矿区百姓。”于洪后表示。
上一篇: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的“淄博样板”
下一篇:浙江面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相关新闻/NEWS
已有2632人成功参与
细节问题可微信交流:18336065555